我这样说,并不是反对散文的知识性论述和文化的考古,而是强调不应当放弃用自己的灵魂去穿透论述与考古背后的东西
另外一层意思是,知识或者文化的力量在散文中应当是学养的蕴藉和价值的取舍
许多人看中张中行的散文,应当与此有关
在当代散文史上,张中行的重要性无可争议,但我同时觉得他的意义被夸大了,也被误读了
我们不必老是用国学大师的名分来评判一个写作者,在放大的历史框架论述,张中行的学问虽然很大,但并无特别强调的必要
不必说今天,知识者的几代中,上世纪30年代的看20年代的,40年代的看30年代的,50年代的看40年代的,大概都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
这是教育背景的差异
张中行的重要与他是不是国学大师并无关系,而在于他的情怀,一种伤逝般的情怀
在他的笔下始终呈现的是在今天的语境中已经不复存在的一种文化传统和一代文人的心迹
他在追忆之中流淌着悲天悯人的情怀
这是张中行式的“疼痛”
这种难以再现和复制的情怀正在逐渐消失,反映了当下文化生态的某些征候
除去之上所提到的行业,再有李白《秋浦歌》“炉火照天下,红星乱紫烟
”写铁器行的;李白《江夏行》“正见当垆女,红妆台湾二二八起义年
”以及杜牧《清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则反应了酒米行的生存;元朝王冕《伤亭户》和杨维桢《盐商行》则勾画出了从事盐行业工人的灾难生存,略晚与她们的明代高启的《牧牛词》、《斩柴词》则是径直刻画牧牛和斩柴行业的
人们对她们最多的评价是:她们不是牡丹花,而是‘苦菜花’
她们在学校里成绩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她们在贫困中不屈奋斗的精神却是最美、最值得学习的
在她们讲述自己故事时,我注意到她们共同的表情:每个人的眼中虽然都噙着泪水,有的甚至泪流满面,但在言语间却透露出对生活中微小幸福的感恩和满足,“虽然只能帮同学讲讲题,那也是令我最快乐的一件事”、“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幸,因为这世上还有个永远会爱我的妈妈和那些好心人”……“有求乃苦,无欲则刚”,这也许就是她们从贫困女孩转变成为优秀女孩的原因之一吧
第二天,我是一路哭着去学校的
到了学校,妈妈的影子总是在我的眼前晃动,鼓励我加倍地努力,所以我的成绩一直是头一名,还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
有一次班会上,老师要我介绍经验,我流着眼泪说:“我真的没什么可说的,我……”我想说我有一个好妈妈,但是,话到嗓子眼就哽咽住了
很快的,要吃午餐了
因为旅行社这次是专门给我和朋友组的团,所以吃饭的时候也就我们俩
看着蒙古姑娘不停的给我们上菜,几次都对她说够了够了,但她只是轻轻的一笑,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结果,我和朋友面对着一大桌子的菜面面相觑
整整十个菜啊,何况还有那一大盘子的手扒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