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到大上海去 1、我至今也没有去过大上海
2、曾经,到大上海去,是我的无数梦想中最精致最甜美的一个
在我只有五六岁的时候,在老家甘肃秦安,我曾经吃过一个上海人送的点心
那是一个前来支边的上海教师给我家送的礼物
他有事回上海了,我的父亲替他上了几节课
他回来后,为了表示感谢,就送了我们一个点心
是的,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更不是一斤! 我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我们一家当时是如何分着并且让着——或者竟是抢着——吃了这块点心的
但是说实话,那却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点心
我的母亲顺势教育我们:好好念书,将来到上海去吃点心! 我也在心里暗暗举念:长大了,一定要到上海去看看! 3、我们虽然吃了那个上海人的点心,却对他的点心一直耿耿于怀,也对这个上海人老是百思不得其解:上海人给送点心,为什么只送一个?送一个,又怎么好意思拿得出手?即使像我们这样穷地方的人,送点心时,即使咬牙切齿,至少也得送一斤
缘于这一块点心,当时我凿凿地认定:上海人真是世界上最小气的人
这种对于上海的认识延续了好多年
直到最近这几年,因为多少也算是看了一些世面,晓得了世上还真的有以块论卖的点心,晓得了人家上海人的点心至少比甘肃天水人的点心在制作的工艺上要“先进”一百年,我这才渐渐地开始为那块点心鸣不平:多好的点心,让我们像吃土豆一样当土豆吃了! 4、然而,就是上海的点心这样好吃的点心,却居然有人要剥了皮儿才肯吃
或者是只肯吃皮儿而不肯吃瓤儿
据说,这个人就是我的一位伯母
我的这位伯母也是上海人,而且据说是上海大资本家的千金——而且是最小的一个千金
我早就听说上海的女人特别地会调教男人
她们会让自己的男人天天做饭,会让自己的男人把衣服穿得干干净净,会让自己的男人精明无比——精明无比的众多表现之一就是不写诗(哪个精明人还写诗哟)
于是,我一直在想:我那位有幸娶了上海的女儿为妻的伯父,以他的总工程师之身份,在自己家里会不会也要下厨做饭? 我真怕他天天做饭——男人而天天做饭,等于生活在旧社会,等于没有翻身做主人
不过,我替他感到最为担心的,却是他是不是也会在上海女人的调教下慢慢地变得没有脾气?据说上海人比较讲文明,他们一般不动手打架,有了矛盾,最多只是口里说说而已,真正是君子动口不动手
比如典型的上海制造余秋雨先生就以能说会道而名扬天下
于是我担心我的这位伯父慢慢地会像上海人一样文明同时也像棉花一样温软——我倒不用担心他们俩口子时常大打出手,即使在打架的同时损坏了家里的饭桌碗盘之类,那些物什和一个男人伟大的愤怒尊贵的威武比起来,哔竟不值一文
5、我在这样的杞人之忧里不觉上到了中学
到了中学,开始学习英语——英语就是英国人说的话,我这里特别地要对它加以解释,是因为现在有很多博士者流其实不知道英语是个什么东西,他们往往会错误地认为英语就是自己的护身符或者摇钱树
——给我们教英语的,是一个上海女老师,她年轻,可能她也很漂亮——我一直后悔自己当年竟然没有注意到她是不是漂亮
但是,我却注意到了她身上的一种怪怪的香味
也许,正是她身上这一层怪怪的香味,破坏了我对她的美感
而且我总是固执地认为:她穿着高跟鞋走路的摇摆动作,与我们那儿的黄土山与黄泥水太不相称
由于对她的“香水味”和“走路摇”这两点的不感兴趣,连累了我对英语这门课竟然也不大感冒
也许,它们竟然就是我一开始就没有学好英语的一个主要原因
结果,由于没有学好外语,导致我一路走来老是吃亏——好像我生来就与英语有隙
如果当时的英语教师不是一个上海的女子,那就好了,有时候,我会这样想:为什么在我最需要学习英语的时候,老天爷去打发来了一个上海的女教师?——虽然我知道我与英语的关系、我的英语与上海的关系,同样都是遥远得不能再遥远的十万八千里
后来我才渐渐地明白了:这不能怪我
不是我遭遇了上海,而是上海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去遭遇它! 6、在中国,“上海”这两个字无孔不入地渗透进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
以我自己而论,我的人生一路走来,就和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高考的时候,我借了同学一块表,考试的时候好掌握时间
这块表,是上海表;比如,大学时有一个同学说话特别轻快,经过调查,才发现她是上海人——上海的五十只马,呱呱叫;比如,工作后冒冒失失买了一顶鸭舌帽,觉得戴着怪异,朋友马上说我是上海滩上的特务!比如,后来我订了一份《文学报》,一看才晓得是上海人办的……就在昨天晚上,我看了一个电影《卡车上掉下的小提琴》,讲的竟然是也上海的故事! 上海,让你,让他,让我,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大上海! 7、但是毫无疑问,上海是个好地方
于是,到大上海去,仍然是我的一个梦,一个从小就有的梦
8、有朋友从大连旅游归来,说大连有三高:楼高、姑娘的个子高、物价高,依他的说法,则大连就是一个高得让人仰望的城市,换言之就是一个让人感到自己无限渺小的城市
这样的城市,我是不敢去的
突然,又有一个朋友从大上海回来,说当他站在南京路上的时候,面对着一群又一群的富人与洋人以及贵人,他竟然感到了一种愤怒——他妈的原来自己长期以来过着的生活竟然不是生活!他妈的原来还觉得足够体面的自己到了大上海竟然土里土气地不像是一个“人”! 依他的说法,大上海是一个让下里巴人们感到窒息的城市,也是一个让穷人感到愤怒的城市
这真让我的上海梦遭遇到了莫名的打击并且形成了我的上海哲学:如果你是一个穷人,你最好不要到大上海去! 不要去自讨没趣
9、上海是一个燃烧的发光体,我们可以生活在它的光芒里——比如上海表和上海点心就是它的光芒,但是,我们却不一定能够生活在它的火焰里
当然,渴望着燃烧自己生命的冒险家是要除外的——多少冒险家这会正奔走在前往大上海的路上
13、人的终身有很多货色是没辙割舍的,只有恋情不妨一让再让
我才创造
仍旧走了那么多人
有些人,人不知,鬼不觉,就淡了联系
尘世情势,最辛酸的莫过于你深爱的人正以同样的蜜意留恋着另一部分
我拥有了两重的精神享受
“情绪价格与适用价格之间的反差越大,艺术的熏染力就越强”【4】
南胡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在正文中它在各别人的手中所展现的价格是不一律的,它的适用价格和情绪价格也被拉开了
南胡在老胡的手中展现出来的是适用价格
对老胡来说,高贵的南胡是他向旁人夸口的本钱,拉南胡是为了赢得旁人的赞叹与观赏,以是说南胡在老胡的手中是适用价格
在叫花子手里南胡展现出来的是审美价格
演义中,“叫花子说:‘南胡这货色属贱,要越拉越好,不拉就算废了
三年不拉,便是废琴;十年不拉,便是死琴了”【5】
这本来是在嘲笑老胡仍旧三年没有拉南胡了
但即是如许一把“废琴”,在叫花子手中却能拉出稳重、连接、凄婉、如怨如诉琴声,而且每个音符都像利箭一律射进每部分的内心
在叫花子手里,南胡不是向旁人夸口的东西,他是用他高贵的琴技把南胡的情绪价格表现出来,弹出令报酬之动容的琴声供人们观赏、享用,用幽美的琴声射进每一部分的内心
南胡的适用价格与情绪价格的拉开,既嘲笑了老胡的好胜心也到达了展现叫花子高贵的琴技和淡薄名利的精力的手段
“背!”老先生从牙缝间吐出一个字,那字掷地有声,在地面砸了个小坑坑
那手中的教鞭不再悠悠地荡,被握得紧